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往往在政治上都有着南辕北辙的选择,意味着两大族群未能在政治选择上达致共识。505大选是华人反国阵,马来人却支持国阵;在509大选前,政治评论员曾担心马来海啸的吹起,并未能带动华社的反风,选前的华人对政治有意兴阑珊的迹象。然而,没人能意料到华人的反风比起505更强盛,也进而导致国阵垮台,希望联盟成功入主布城。
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在政治上的选择落差,不仅仅反映在选票之上,相反地,对于领袖的选择和支持度,也出现不同的声音。根据默迪卡民调中心的调查显示,马来人更倾向于敦马继续担任首相直到下一届大选,而非马来人则较于支持安华尽快接班。
百分之五十二的马来人支持敦马继续任相,但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的非马来人支持敦马;至于安华方面,马来人的支持率只有百分之十三,而非马来人的支持率则高达百分之六十。这完全是一个明显落差的数据,显见马来人并未认同安华的接班,反而是希望推行“亲马来人政策”的敦马继续领导国家。
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敦马所属政党是纯马来人的土著政党,而安华所属的政党却是多元种族政党。普遍上,敦马被马来社会视为民族英雄和马来人的骄傲,对于安华的形象,他被过去受牵连的性丑闻影响,进而导致他在保守马来社会的声誉不佳。敦马与安华做个比较,马来社会认为安华不够马来人,而这也恰恰地诠释了为何安华受到非马来人社会的欢迎,尤其是华社和印裔社会。
此外,在刚过去的教长马智礼辞职的课题上,马智礼获得了马来社会的同情,更有人在网上联署要求保留马智礼的教育部长职,联署人数达到40万人次,且都以马来人占大多数。然而,华社对马智礼辞去教长职的反应,却是有不同的景象,大部分华人都对马智礼的辞职表示欢迎和雀跃。
马智礼在大学预科班固打制和爪夷文课题上,表现出他捍卫马来人权益的态度,甚至对承认统考一事多加推搪,而这恰恰激起了华人对马智礼的不满。
马来社会与非马来社会对领袖的认同感不同,让领袖必须拿捏好课题的论述,而这些言论将塑造一名领袖的形象。当一个社会对领袖的支持度有明显落差时,这也将对种种所爆发的课题带来不同的诠释和解决方案,进而影响国家整体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