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绒比艾补选的选举成绩让朝野政治领袖意外,也让全国人民无不感到惊奇,可说是震惊无比。舆论在争论着到底马华所斩获的华人选票是否意味着华人选票已经回流国阵,抑或是那仅仅是为了教训希盟而投下的情绪票。
若说大家都把投给国阵马华的选票都归类为情绪票的话,那么这仅仅是为了安抚自己无法相信国阵马华有办法争取到华人选票的心灵,而这也是希盟头头们自我安慰或寻找下台阶的借口。
然而,事实上大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黄日昇在选区耕耘的表现早已深入民心。在过去大选中,类似黄日昇这类型草根服务型领袖、得民心但为了救国而被牺牲掉的原任国会议员有两位,其中包括了文冬区前国会议员廖中莱和拉美士区前国会议员蔡智勇。
黄日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让丹绒比艾的选民愿意将选票投给他,这绝对不是情绪票,而是人情票。再来比较政治群众大会的人士,希盟行动党于竞选期进入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二所主办的群众大会吸引近一千人出席,这一场千人群众大会开始动摇马华的信心。然而,马华成功在选前之夜吸引两千人出席该群众大会,现场热情澎湃,欢呼声不断。相较于行动党选前之夜的群众大会,冷清无激情,希盟的败相已露。

国阵马华在丹绒比艾拥有30%的基本盘,如今他们所获得的华人选票则高达62%。换句话说,有32%的选票是在过去509大选投票给希盟,如今却转投国阵马华。行动党估算希盟将流失大约15%的选票。因此,在这32%的回流票中,大约有17%的华裔选票是行动党预算不到的情绪票。
经历丹绒比艾一役,行动党已经不敢再认为华人选票是囊中物,丹绒比艾华裔选民也给全国华裔作出示范,即我们华人还是可以拒绝行动党,如果行动党做的不好的话,重投马华是另一个选择,完全实现政党轮替和两线制的真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