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星期一

你我不该有仇华情绪




希联候任首相敦马哈迪早前放话,若希联赢得今次的全国大选,并成功执政中央政府的话,那么他们将检讨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

网络流传数段土著团结党在马来甘榜所主办的政治讲座会中,严词炮轰中国是一个共产国家,卖地给中国人,让他们带入中国的工作人员前来马来西亚,出卖国家主权给中国,让马来西亚再次被殖民,让国民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奴隶等等。

土著团结党是巫统2.0,她的本质与巫统大同小异,靠种族主义煽动维持其政治支持。马来西亚建国六十一年,无论哪一位首相领导,我国始终无法摆脱与外国企业合作的命运,毕竟我国并不是一个经济与科技强大的国家。我们需要依靠外国科技和财力去发展国家,而在敦马时代,韩国和日本是他老人家最喜爱的外国企业选择。因此,敦马推出“向东学习”政策。

在敦马任相期间,有两大宏伟建筑是由外国企业建造的,即槟威大桥和吉隆坡双峰塔。槟威大桥是由韩国企业融资建造的,而吉隆坡双峰塔则是日本和韩国共同建造。双峰塔大楼有两栋,一栋由日本企业建造,而另一栋大楼和衔接两个大楼的空中桥梁,则是由韩国工程企业建造。

来到了纳吉时代,很多国家也在马来西亚投资,协助发展各领域。沙地阿拉伯国王也曾到访马来西亚,多家沙地企业公司与纳吉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投资数百亿令吉。

然而,为什么土团党选择炮轰中国企业,而不是沙地阿拉伯企业?因为这是一个容易煽动马来社会的课题。在马来社会炮轰沙地阿拉伯,并不不讨好,因为沙地是穆斯林常去的国家,以进行宗教义务。

为何选择中国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就变相成出卖国家主权的大罪?

首先,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在马来社会,共产党是一个触动民族神经线的代名词。马来社会有很多家庭都有军人因为当年对抗马来亚共产党,而不幸牺牲。土团党只要把中国、共产党、马共画上等号,那这就是一个容易煽动马来社会情绪的武器。

再来,马来保守社会对华人有少许顾忌,如华人抢夺国家财富或占据经济命脉的思维等。如今,除了马来西亚华人在十大首富榜,占据8人之外,华人的祖籍国—中国,又来剥削马来人的权益,以经济占领这个马来人的土地(Tanah Melayu)。这种政治宣导,又是另一个可以增加选票的利刃。

作为马来西亚华人,我们是东南亚国家最感到自豪的一群。在50年代或60年代,东南亚国家的本土政府领导趋向同化政策,而这也导致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的华侨都失去本身的中文名字,无法成为官方用途,更甭谈受华文教育。

我们的祖先从中国南来,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然而,我们的祖先没有放弃自个儿的根,出钱出力办起华文教育,教导中文,传承中华文化,把各籍贯的传统习俗给传承下来。祖先们当时执意保留自身文化和语言,并不是因为中国强大。那时候的中国处于兵荒马乱、积弱多时的一个国家,我们的祖先才会离乡背井,下南洋讨生活。

如今,我们要感谢祖先们的高瞻远望,他们为我们所捍卫的一切,如今看到了成果。中国强大,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我们终于盼到祖先的祖国、我们的祖籍国强大了,中文的语言价值也随之提高。

很多身边的朋友选择学习多一种语言,如日语、韩语、法语或英语等等,为的就是可以在日企、韩国公司等等任职,多一个谋生的优势。然而,如今中国企业注资进入马来西亚,协助国家发展,阿里巴巴老板马云先生承诺将其网络销售科技带入马来西亚等等,都一再协助国家拥有更先进的科技,增加创业和就业机会,但是这一切在土团党眼里,却是政治的一部分,却是种族主义的有利武器,甚至煽动马来社会仇华。

最为悲哀的,中国的强大增加中文的语言价值,让操得一口流利中文的马来西亚华人多了一份其他友族同胞没有的谋生优势,但我们却随着土团党的煽动舞步起舞,我们放弃了自身的优势,去相信对我们充满妒忌的领袖。

时有所闻,马来父母将儿女送入华小就读,也证明友族同胞也认同中国即将崛起,这是世界未来的趋势,连菲律宾和新加坡这两个在外交上亲美的国家,也必须向中国靠拢,而我们这个作为东南亚第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却相信走回头路,拒绝中国投资,才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是如此多么荒谬的退步!

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

大选的四个政治区块


全国大选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开始高挂宣传布条,社交媒体也遭到洗版。大选热潮开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不同党派的人士开始宣传他们的政治理念,甚至在咖啡店里高谈政治伟论,而这一切仅仅是我们身边的感受。

如今的格局已不再像90年代的选举氛围,只要该名议员有服务或露脸,就可以获得选民的青睐。2008年大选以后,选民把国家议程置于地方议题之上,即使5年露脸一次的候选人,仍然可以获得选民的支持,而一些服务记录良好的议员则遭到选民的遗弃。

一旦选民将国家议程摆在第一位,那么选民需对国家政治版图有一定的了解。否则的话,选民做出的任何政治选择,始终局限在族群或地方格局内,无法真正地反映整个大气候的演变。

全国222个国会选区的政治区块各有不同,基本上可分为4个区块,即半岛东海岸,东马两州,而半岛西海岸则可分为两个区块。

先谈谈半岛东海岸,半岛东海岸所指的区块就是丹州、登州和彭亨州。丹州和登州向来都是国阵巫统与伊党之争,而伊党则在丹州占尽优势。至于彭亨州方面,伊党的实力不容小觑,而希联则仅能在华裔占一定比例的混合区占便宜。因此,这一个区块基本上都是伊党的势力范围,希联失去伊党的加持,恐怕难以脱颖而出。

东马两州加起来有56个国会议席,国阵在2013年大选赢得其中的47个,华人占大多数的城市选区则由行动党攻下,公正党也斩获两席,但都是依靠华人选票过关。伊党在东马没有实力可言,希望联盟若能保着上届大选所赢得的选区,已实属不错,尤其是华裔选票在2016年州选回流国阵之后。

希望联盟的主战场是在半岛西海岸,半岛西海岸又可分为两个区块,即大州和小州之分。先谈谈小州,国阵巫统在玻璃市、马六甲和森美兰的基本盘强劲。看看2013年全国大选的成绩,巫统在一对一的竞选情况下,在大部分的席位仍然以过万票胜出。即使马来海啸吹起,也不影响巫统在他们竞选的选区取胜。

最后一个区块,也是半岛西海岸大州外加槟城,所谓的大州就是吉打州、霹雳州、雪州和柔佛州。巫统在这些州属的基本盘在2013年大选有所动摇,大部分所取胜的选区的多数票都不过万张。若然马来海啸吹起,这些州属原属巫统的国会选区就有危险,随时被卷走。
巫统若真的失去在这些州属的席位,那么有两个关键因素必须同时出现,意味着希联需要的东风不是马来海啸而已,而且也必须确保伊党所获得的支持选票不会浇灭马来海啸,协助巫统过关。

这两个关键因素要同时出现并不太容易,尤其是伊党的实力。在雪州这个先进城市,提名日未到,伊党支持者已经比巫统和希联更早成立行动中心,甚至满街挂满伊党党旗和布条,可见该党基本实力雄厚,基层党员始终如一。

希联若然把其目光锁定在半岛西海岸大州,那么其入主布城的执政伟业将会原地踏步,尤其是东马两州仍然未吹起反风,半岛东海岸反对势力的基本盘仍然由伊党所掌控,而半岛西海岸大州除了遭到伊党分裂选票之外,王室成员对敦马的态度也将主宰着半城乡马来选民的投票倾向,如雪州、柔州和最高元首对敦马的不友善。

倘若希联成功在半岛西海岸击倒巫统,该联盟要入主布城,可能也需要获得掌控半岛东海岸的伊党和东马两州国阵成员党的接受,否则的话,希联的高呼呐喊,人山人海,也仅仅是停留在半岛西海岸大州的这一个区块。



2018年4月16日星期一

大选将至,资讯泛滥



在资讯泛滥的年代,孰真孰假,真的还让人难以捉摸。

大选提名日与投票日出炉,也意味着资讯将不断地涌现。国阵从2008年开始直到现在,都一直嚷嚷上口说,选民不要被反对党误导,选民不会听信污蔑等等。

网络虚拟世界,社交媒体或通讯工具等,枪手或假户口“通网皆是”,哪一些资讯是值得相信,哪一些又是带着个人议程去散播错误信息呢?

日前,有一位受英文高等教育的前辈在Whatsapp群组中发了一条讯息,内容是任何人想要从新加坡回到马来西亚投票的,都可以联络有关旅行社。此讯息在某中文报章获得报导,证明是5年前大选的旧讯息,并非2018年大选的讯息。

其实,无需等到报章报导,都可以洞悉此讯息是旧闻,因为载图中出现两个日期,明显注明是2013419日发出的讯息。然而,若没有经此一提,即使受高等教育的前辈都会被误导,更何况是普罗老百姓。

社交媒体开始充斥着种种关于政治的讯息和时事课题讨论,看看网民的留言,大可发现网民对资讯的接收和判断,始终未达到民主社会成熟的水平。

5年前网传孟加拉外劳投票、文冬投票中心关灯等等事件,在朝政府极力辟谣,在野的反对党也向媒体回应并无此事,但这些虚假的课题仍然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甚至成为揶揄对手的武器。这些虚假的言论,看在首投族的眼里,就真的信以为真,植入一种先入为主的观感。

孟加拉外劳投票或投票中心关灯事件是否真的会发现,了解整个投票及计票过程的选民肯定不会相信。因此,若有机会,请那些坚持相信有外劳投票或关灯事件的选民,可以加入自己支持的政党所号召的PACABA团队,即监票员、计票员和监察员行列。当你有参与,就有足够的知识,去辨别你所认定的事实是否属实。

选票的最终选择总是包含着很多因素,其中占据最大主导的是感受。选民的感受决定了最后选票该投向哪一个政党或候选人,而这一个感受往往受到很多不切实资讯所干扰,不切实的资讯最终酝酿成负面印象,导致某个候选人或政党背上这无辜的骂名。

国阵主席纳吉推介竞选宣言,表明一马援助金在选后的六月将加码,提高援助金的金额。公正党署理主席兼雪州大臣阿兹敏炮轰中央看守政府,指责看守政府不应该做出重大决策。然而,数日过后,阿兹敏自个儿宣布希望联盟成功执政雪州的话,公务员将获得三个月花红。这种“只许公正党放火,不许国阵点灯”的做法,选民是否在乎呢?

选民可以接收到虚假的讯息,但收不到纠正错误的讯息吗?也许并不是,选民可能选择性接收一些讯息,是因为心中的不满感受已经超越理性的判断。即使选民知道是错误的讯息,也照样地散播或分享,目的就是号召更多的人认同他们的理念和想法,而这种做法是危险的,且将让整个社会失去判断力。

从现在开始,直到大选投票日,甚至选举结束后,选民对社交网站、电子媒体或Whatsapp群组所发送的讯息,加以判断和分析。若一心只是想要拉到某个领袖或政党,而不顾竞选手法和道德行为,甚至罔顾法律的话,那么最终祸害的不仅是社会大众,而且也可能殃及身边的亲人。

2018年4月4日星期三

政治教会我们的事


生于80年代,今年三十多岁,18岁前的岁月都是在敦马执政的年代度过。

小时候,常常听到长辈们提到种族种种的不公平,什么上大学有固打制,做生意要找马来人当董事,还有为什么华人不能当首相。

大学生涯都在敦阿都拉的年代度过,我们被灌输说政府承担了大学部分的学费,政府也有借钱给我们读大学,也知道大学内有很多马来人。

大学毕业后之后,来到社会,成为社会新鲜人,那一年是2007年。

2008年大选,一场毫无预警的政治海啸,改变了国家的政治版图,让原本熟悉的政治模式,一下子给改变了过来。多个州属的执政权落入过去称为反对党的行动党、公正党和伊党手中。

行动党在吉打州、槟州、霹雳州和雪州都有胜选的州议员,他们都是这些州属的执政成员。
这一年,我们第一次了解到了一些政治上的不可能。纵然你有更多的州议席,但在州宪法的限制下,你不可能委派非马来人穆斯林出任州务大臣,而霹雳州就是一个例子。当年的行动党在霹雳州赢得最多的州议席,州苏丹要求提呈州务大臣名单,行动党推荐了倪可汉。

最终,碍于州宪法的约束和限制,州苏丹选择了最少席位的伊党代表出任州务大臣。对于这种安排,多多少少教会了我,民主的背后还需取决于种族敏感。

2013年大选,行动党、公正党与伊党名正言顺地组成民联。在选前,他们推出竞选宣言,大胆地提出废除大道收费、高教基金无需偿还等等诱人的替代政策。

然而,民联的努力付诸流水,华裔选民高喊“改朝换代,告别腐败”的口号,但马来同胞的“Ini Kalilah”却只是一个没有引起共鸣的口号。原来我们感受到的改朝换代氛围,仅仅停留在身边华裔群体内的感觉,马来人根本没有计划推翻政府,那是我们的错觉。

2018年大选即将来临,今届大选的政治变化实在太大了,让人有点适应不来。伊党脱离反对党联盟,而敦马则加入反对党联盟,对抗国阵。敦马加入反对党联盟之后,我以为行动党和公正党会放弃废除大道收费和废除高教基金的大选宣言,因为这两大政策皆是来自敦马的政治产物。

然而,废除大道收费和暂缓偿还高教基金的替代政策出现在希联的竞选宣言当中,本以为希联可以凭着敦马多年的执政经验,可以推出更具落实可能的竞选宣言,但反对党的竞选宣言仍然停留在不太实际的概念下。

原本的希望转为失望,但原来我错了。敦马的确有多年的执政经验,但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敦马在宣布竞选宣言后不久,诚实地回应这竞选宣言的可行性,他不认为这份竞选宣言可以完全地落实,尤其是废除大道收费和消费税。他也坦承,希联成员党过于社会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太过理想化。

那么到底希联改变了敦马,还是敦马始终是原来的敦马,毕竟希联的理想化和社会主义,没有获得敦马的认同。

敦马教会我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策。政治在于哗众取宠,政策在于落实。简单来说,竞选宣言只是唬弄选民的美好愿景,但不一定能落实。

为什么华人不能当首相,这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直围绕着我们。国家宪法没有规定首相一定得是马来人或穆斯林,但我们的政治环境却划出一个不明文的规定。

作为独立时第二大族群的代表,马华在历史上曾经两度争取出任副首相一职,但马华从来都不是执政联盟内得到最多席位的政党。

当作为希联最多议席政党—行动党表明无意争取副首相职时,其支持者开始接受这安排,冒出的说法是无论谁当首相或副首相,最重要的是公平施政。但是,政治上掌握实权才是王道,副首相之职就是实权的象征。

过去10年的政治发展,教会老百姓很多事情,原来过去的梦始终是一场梦,我们为了推到现在的政府,我们也同时牺牲了多年所坚持的原则和理念,我们选择认命。推翻执政的这一个巫统,却扶植巫统2.0的抬头,而另一边厢,行动党是否能做到马华现在为华社所尽的责任,也值得老百姓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