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星期三

《中国报》霆院声声:行動黨的誠實之說

開年之初,行動黨與伊黨又扛上了,伊黨主席哈迪阿旺公開反對行動黨所堅持推行的地方政府選舉,並指該制度將分化種族,重蹈513種族衝突事件的覆轍。
 暫且不論哈迪反對的論點是否成立,但就行動黨秘書長兼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指責伊斯蘭黨不誠實一事,便讓人感歎政治的誠實從何談起?
 老百姓都希望政治人物抱誠守真,恪守不諱,但虞爾我詐的政客,早已污染了整個政治生態。舉凡政黨都有此不老實紀錄,行動黨更是不在話下!
 2006年1月6日,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斬釘截鐵地表明,若伊黨堅持伊斯蘭國理念,行動黨絕不重返替陣(民聯前身)。然而,事過兩年,行動黨、公正黨及伊黨在2008年3月大選中,有默契的合作對抗國陣,並在贏得三分之一國會議席后,宣佈成立民聯。
感歎政治冷暖
 歷史和眼前事實證明,伊黨從未放棄伊斯蘭國理念。不過,行動黨頭頭不僅無動于衷,還袒護伊刑法,2013年大選前,該黨全國組織秘書陸兆福的“不偷不搶怕什么伊刑法”,所帶出的訊息,沒有半點反對伊刑法的味道,相反地,卻有著濃濃袒護之情。大選后,該名政黨領袖卻大力反對伊刑法,讓人嗤之以鼻。
 此外,行動黨曾在雪州大臣撤換風波前,大讚卡立管理雪州有道。但是,當公正黨宣佈放棄卡立,要求行動黨配合時,行動黨卻反過來與公正黨一唱一和,直指無法再與卡立溝通。從大讚對方能幹,直到要求他下台,僅是半年內的事情,不禁令人感歎政治冷暖。
 行動黨一直告訴選民,伊刑法並非民聯的共識,更未曾納入民聯的共同綱領里。然而,行動黨所堅持的地方政府選舉,也如伊刑法一樣,未獲得民聯三黨一致支持,更甭說出現在民聯共同綱領內。
 換句話說,伊刑法和地方政府選舉的命運是一樣的,行動黨反對伊黨在丹州議會談論伊刑法,然而行動黨卻早已把不是民聯共同綱領內的地方政府選舉,帶上檳州議會討論和通過。
 對于伊黨來說,行動黨已失去說服伊黨勿在丹州議會通過伊刑法的籌碼,同時也證明了非共同綱領也可能被推上州議會通過,而恰恰是行動黨自個兒證明了這一點。
 從伊刑法到地方政府選舉,不誠實的豈止是哈迪阿旺,林冠英和行動黨不也是如此嗎?先撇開地方政府選舉利弊不談,行動黨堅持推動非民聯共同綱領的地方政府選舉,已算是對聯盟的一種背叛,伊黨只是以牙還牙。

2015年1月22日星期四

《中国报》霆院声声:董總和時代脫節

董總內訌鬧劇發展至今,除了華團好言相勸被拒外,華社又如何看待董總糾紛?華裔年輕子弟又是否在乎董總?
 大馬華教歷史給予董總一個重要的歷史定位,它被譽為捍衛華教的急先鋒,是華教的護身符,其崇高在于領導人勇于面對政府當局的施壓,對華教民族事業堅持不懈地鬥爭。然而,這一切始終是歷史,董總璀璨的過去,不能保障其光明的未來。
 董總內訌的發展趨勢,猶如政黨黨爭般激烈,兩派各自召開中委會議之餘,還鬧上法庭。說白了,董總不就是走著馬華的老路唄!馬華與董總鮮少站在同一陣線,雙方往往都站在對立的,如今卻“殊途同歸”。
 國家獨立初期,華人身分和地位模糊之時,馬華帶領華社穩穩當當地扎根在這片土地上,也建立了華裔對這個國家的身分認同。輝煌的歷史和曾經的貢獻,也換來馬華近60年屹立不倒。
 但是,歷史終究是歷史,政黨不能一直依靠輝煌歷史生存,選民對馬華在國家政治里的角色定義,有了新的詮釋。
不再認同唯一代表論
 昨日的馬華是今日的董總。難道董總非得要一直依賴那塊由先賢們擦亮的金字招牌混日子不成嗎?若今天的董總領導人認為只有他們才可以對華教發表看法和立場,那么他們就犯了這年頭的禁忌,那就是年輕選民不再認同所謂的“唯一代表論”。
 年輕一代開始質疑董總的角色,他們相信政黨多于華教組織。當董總發起華教運動時,參與的年輕人多半因為“改朝換代”的需要,站出來對抗共同的敵人,但這不意味著他們都認同董總在華教發展路上所扮演的角色,更甭談對董總信任。
 大部分年輕人認為更換政府,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因此,董總今日的紛爭對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只是一個華人組織的內訌,該組織無法對政策帶來改變,更不會把國家變得更好。
 可以肯定的是,董總在大部分年輕人心中,亦非如他們長輩們所認為般吃重。
 在數碼科技時代,董總的叔伯們仍然沿用那舊有模式,吵吵嚷嚷地高喊“捍衛華教”,他們是否有想過未來的華教路該怎么走?是什么樣的教育制度最適合華裔子弟?對抗政府當局是董總唯一捍衛華教事業的工作嗎?墨守成規地守著老套思維,等同于為過去璀璨歷史自豪,不僅是原地踏步,甚至可能導致華教愚昧落后。

2015年1月14日星期三

《中国报》霆院声声:燃油價格調降後的現象

隨著政府宣佈讓燃油價格依據市場價格“自由浮動”,最新的汽油價格是RON95汽油每公升RM1.91,RON97汽油每公升RM2.11,兩種汽油的價格僅僅相差20仙。
 昨日,到住家附近的油站添油,發現該油站的RON97汽油已售罄,而RON95汽油依然正常供應,似乎說明坊間流傳的說法有跡可循,那就是兩種汽油之間的差價僅20仙,為何不選擇品質更好的RON97呢?
 是的,很多人都認同這種說法,而這也是精明消費的一種。好了,20仙差價無阻大部分人選擇RON97汽油,但當政府過去宣佈汽油每公升漲價5仙或10仙時,人們卻痛罵政府不知民間疾苦。
 同樣面對燃油價格差異,人們有兩種態度,一個是自己作的選擇,另外一個是別人替自己作選擇。自己作選擇的話,高價購物無妨;若別人強迫您高價購物,便罵聲不斷。
 當20仙差價都可以接受時,您不會聽到痛罵政府漲價5仙或10仙的聲音,您只會聽到“值得…值得…”的滿意聲音。
 另外一個關乎汽油的故事發生在菜市場,一個菜販與一個家庭主婦對話。家庭主婦對菜販說,汽油漲價時,你說政府不好,宣佈汽油漲價,所以蔬菜也隨著漲價;但是,現在政府宣佈汽油降價,怎么你的蔬菜還是維持在汽油漲價后的價格呢?菜販無言以對。
為社稷著想
 汽油價格浮動牽動整個市場的經濟和消費能力,也讓人看透商人們趁機牟利的嘴臉。翻閱報章,倒想看看那些曾經在汽油漲價后,指責政府不是的公會和商人們,如何應對現有汽油價格調降的局面,是否會如之前般,以“為社稷著想”的態度,照顧萬民之需,呼吁公會會員把價格調低?
 遺憾地是,這些公會頭頭們噤若寒蟬,任由其商會會員魚肉老百姓。之前的所謂為民叫屈,痛罵政府的情操,只不過是讓自己有個調漲商品價格的理由,再把調漲價格的罪過挪移到政府身上,自個兒卻牟取利益。
 由此可以看到為民造福的責任不僅是落在政府身上,商界和企業界人士都有同等責任,他們需要對社會和老百姓負責任,而不是把所有的人民福祉問題推到政府身上。同樣地,政府也不應該袖手旁觀,只會發聲呼吁,執法行動卻欠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