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中委会议决郑修强出任柔佛州行政议员,乃“王命难违”和“无可奈何”,而非马华推荐,也非郑修强自荐,却是柔佛州苏丹亲自点名委任。在这种看来不能怪郑修强的情况之下,这凸显马来西亚一边厢要尊重君主的绝对权利,却又要顾及党治这一块,在两者冲突之下,马来统治者的权利无法质疑,但党治这一块是否需有自己另外一套准绳呢?无论马来统治者的权利如何,郑修强还是需要面对党内制裁吗?正如柔佛州苏丹曾谕示,委任郑修强是州宪法赋予殿下的权利,而至于该政党是否对付郑修强,苏丹没有意愿插手。
好了,党治这一块的决定权,回到了马华内部。马华会长理事会从一开始,接受纪律委员会冻结郑修强党籍3年,直到郑修强搬出有利证据上诉,中委会以16票对14票,解除郑修强的冻结令,还郑修强参与党选的自由。从事情的演变上,出现了一个插曲,即是马青总团长魏家祥指郑修强的委任是虚假的,是“误传王命”,随之换来苏丹亲自驳斥,也点燃了郑修强上诉得直的希望。
郑修强的案子是“王命与党意”的矛盾胶状,信王命者指郑修强无罪,尊党意者视郑修强有罪,只是看看你往哪儿去想而已!
蔡细历领导的中委会是这起案子的罪魁祸首,当这些领袖认同“大选成绩比过去还差,就不入阁”时,却忘了为“不入阁”的定义作出诠释。中央领袖在代表大会提呈的议案,也是含糊不清。当然,政治无需太清楚,这样的话,才有机会掰得过来。选前没有作出诠释,选后的种种情况产生,参杂了党派考量,党选胜算考量,再加上没有了大选上阵资格的忧虑后,很多“选前讲一套,选后做一套”的投机分子,将会浮上台面,而“不入阁的诠释”也形同为某些特定得益者背书。
也因为如此,郑修强的案子就这样地掰了过来,廖中莱等人跳脚也于事无补。倘若当时明文规定,“王命与党意,两者平等,让受委者自行决定”,两者都有得失。明文规定后,无论你是黄派、或是廖派,甚至是蔡派,无需再自我辩驳什么。
也因为如此,郑修强的案子就这样地掰了过来,廖中莱等人跳脚也于事无补。倘若当时明文规定,“王命与党意,两者平等,让受委者自行决定”,两者都有得失。明文规定后,无论你是黄派、或是廖派,甚至是蔡派,无需再自我辩驳什么。
“入阁与否”看来将是马华今年代表大会的主轴,因为党内老大准备为了一个,最多两个的部长的职位撕破脸皮。明显地,廖中莱等人认为“不入阁是错误”,但碍于“党代表大会通过”,众人就算再有千万个不愿,也必须尊重党意。
在郑修强的案子上,廖中莱的立场是极为矛盾的,一方觉得不入阁是大错特错的决定,一方又觉得郑修强违背党意入阁,也是错误的。好的,两者之间应该分开来谈,要入阁必须推翻党代表大会的决定,这应该是廖中莱的立场;但是,入阁的意愿是什么呢?廖中莱说是华商与华团要求马华入阁,才能解决华社的问题。那郑修强今天的入阁,不也是这个目的吗?因此,挡在郑修强面前的是“党代表大会的不入阁议决案”,而挡在廖中莱面前的,不也是“党代表大会的不入阁议决案”吗?
再来,便是看看数字游戏。马华中委会,从总会长乃至受委中委,总共有42人,现在仅剩下41人。扣除中委会上投票的总数来看,只有30人投票,因此有11人缺席中委会,其中包括何国忠,魏家祥,蔡宝强,邱思祥和黄日升。那还有其他6人又是谁呢?蔡细历的“精打细算”,让郑修强有惊无险,安全过关,也重燃了党选激战的烈火。
郑修强作为蔡细历头号支持者,也是一位组织能力极强的领袖。他被解除党籍冻结令后,势必将为蔡派增加取胜的筹码,而有报导指有些会长理事会领袖的立场与中委会时的立场,前后不一,这又何必说明呢?党选将至,立场将随派系而改变,重新凝聚力量,为求在党内生存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