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财政预算案推出之后,亲国阵的人士必定卖花赞花香,民联的支持者肯定使劲全力,将这国人视为“好事”的事情,套上种种的贬义名词,让这“受各界青睐”的财政预算案,变成一文不值。

再来,当国阵中央政府颁发半个月或至少500令吉的花红给公务员的时候,槟州和雪州民联政府也尾随步伐,输人不输阵,分别比国阵中央政府派发多100元及200元,这不是比国阵中央政府派更多的“糖果”吗?这些朝野互斗的政治伎俩,看在老百姓的眼里,但“糖果”照拿,票照投!
笔者老家左邻右舍不乏领取了槟政府的100元,却30年都不曾投火箭的乐龄人士,更别说未来的大选,会给行动党奉上选票。因此,“糖果照拿,票照投”的口号,并不是民联的独享的口号。同样地,国阵发放的就是“糖果”,民联派发的却是“体恤人民”,这就是两个不同的标准。
当大家把预算案套上“大选预算案”或“糖果政策”时,其实这是针对性的控诉。政府或政党所作的每一个动作,目的就是为了选票,选票就是等于支持的力量,而马来西亚自308大选后,四年多以来,每一天都在吃朝野政党给的糖果,而我们选择以“不同的形容词”来为这些“糖果”开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