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年政治海嘯后,國陣與民聯兩大陣營為吸取選票,在各個執政州屬及中央,作出種種政策改變。有些政策的“改變”,絕不是以人民長遠的利益作為考量,反而是為了撈取短暫的政治選票,進而促成政治(Politics)對上政策(Policy)的衝突局面。
檳州民聯政府派發的樂齡人士100令吉回饋計劃及寶貝計劃200令吉,開啟了執政集團的民粹政策。國陣政府推行的一個大馬500令吉援助金,也是另一項尾隨民聯所作出的“改變”。
這類型的施政改變,絕對是為了選票,而非長遠的經濟利益。檳州政府設下條件,即只限檳州選民,才有資格領取有關回饋金,而非所有居住在檳州境內的居民。這一種附帶條件的施政,顯見檳州政府是為了選票而派發回饋金。
此外,國陣政府推行的年輕人可以100%借貸購買房子,也是另一項討好年輕選民的政治策略。政府從未考慮到現在的年輕人,管理財務上意識薄弱,不懂量入為出,往往增加年輕人的負債,反倒是銀行對申請貸款者的經濟能力,作出檢視和調查后,方批准貸款。
在兩線制的政治氛圍下,政治競爭讓朝野政黨陷入注重政治,多于政策的窘境。人民會因為這種競爭,得到前所未有的“好處”,也將這些“好處”歸功于兩線制的產生。不過,我們從未考慮國家的未來發展和經濟走向,尤其是利惠人民的長遠計劃。
悅耳承諾
經濟改革,除了加速推出增稅政策外,也包括削減各類補貼,引入更多外資,刺激本地的就業市場和消費能力。然而,在增稅政策,如設立消費稅,或削減各類補貼方面,往往因為政治選票擊垮經濟理則,胎死腹中。
國陣的派錢政策,也許可以刺激市場消費能力,但決不是經濟發展的長遠之計;民聯可以大談廢除大道收費及高等教育學費,確保每個家庭擁有4000令吉的收入或降低車價等等。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些都是為了政治選票而作出的悅耳承諾,或俗稱“糖果”。遺憾地,民聯隻字未提該黨如何達致所設下的承諾。
308政治海嘯后,在政治上,國陣政府進行政治改革,廢除各類嚴刑惡法,國家得到史無前例的開放。這是國家在民主進程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好事一樁。然而,在其他領域,兩大政治聯盟卻視政治需要高于一切,大派糖果。偶爾的政治糖果不妨嘗一嘗,但長期派發糖果,卻不思考糖果從何而來,最終吃虧的,終究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