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社會運動,國陣忙接招


踏入2012年,我國迎來了數場“社會運動”,每一場的社會運動對納吉政府來說,都是場場硬戰,尤其是華社這一塊。一月份的“釋放安華”大集會,二月份的“綠色盛會”,三月份的“華教救亡大會”,還有網上謠傳于四月份進行的“淨選盟3.0”大遊行 (但已遭安美嘉否認)。看來納吉政府在來屆大選舉行前,將會面對一連串社會運動的衝擊,無可否認,醜聞或沒有事實根據的污蔑,也將在大選來臨前,一一地被民聯操弄。
社會運動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變社會現況,讓新的觀點和價值觀不斷出現,並取代舊有價值觀。有了社會運動的刺激,將會讓我們的政府,積極地實行改革和修正相關政策和方案。然而,馬來西亞的社會運動,卻與政治運動有利益衝突的現象,政治運動的終極目標,在于獲得執政權。
常遭政黨騎劫
我國的社會運動,在非政府組織推動下,常遭到政黨人士騎劫,變相成為政治運動。政黨的參與與支持,有利于訴求的傳達;但同時,也讓政黨人士可通過社會運動,進行政治運動,進而向執政權挺進。
剛過去的“325華教救亡大會”,是主要社會運動中,最為成功的一場。主辦當局控制橫幅內容,堅決阻止行動黨人士橫拉不獲批准的布條,還一度與該黨人士發生爭執。雖然“華教救亡大會”的焦點被模糊,一些人士以魯莽的態度,破壞整個大會的焦點,但無損大會議程的執行。
一連串的社會運動,是民聯延續支持力量勢頭的其中方案,也是老百姓咖啡店或飯后的閒聊話題,更是網民爭相“發表偉論”的主題。民聯只有控制著“鞭撻政府”的輿論,為“反政府”的情緒保溫,才能處在有力的位置,與國陣在來屆大選一決高下。不過,很遺憾地,參與數場社會運動的各民族比率,顯然地失衡,課題的發酵也停留在特定族群中,如綠色盛會的75%華裔,和佔大部分華裔的華教救亡大會。連網友都質疑某族群對環保課題的關心程度和認知。
因此,民聯若要在來屆或未來數屆后的大選,奪下中央政權的話,需要凝聚的是各族群的力量,淨選盟的社會運動,就做到這一點。如果民聯單靠華社的支持,顯然地就只能如馬華總會長蔡細歷所說的──“在檳城稱王”。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别让暴力羞辱华教 Version 2


 325华教救亡大会,作为华教培养出来的孩子,笔者非常认同大会的目的。但很遗憾地,这一天的华教救亡大会,变相得成为了社会道德沦亡的救亡大会。 大会因为部分出席人士的鲁莽行为,模糊了整个焦点所在,甚至有些政党企图骑劫大会,横拉主办当局不批准的布条,也与主办当局的支援和志愿警队发生争执。

教 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做足心理准备,也知道一旦出席有关大会,必定会被众人喝倒彩,甚至做出对他不友善的举动。魏家祥决定出席该大会,也看出他解决问题的决心 与勇气。事情的发展,让人很失望,魏家祥被人丢掷水瓶和宣传单。也许魏家祥并没有被揍或殴伤,但相片中那位已触碰其脸颊的人士是带有恶意的动机。虽然没有 造成伤害,但却不能因此而合理化这种暴力行为。社会大众的价值观不该停留在是否造成伤害与否,而是这种行为是否可以被接受。

行为没有政党之分

当我们谴责在 226绿色盛会,企图对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动粗的人士时,请也以同样地标准去看待这一次魏家祥被人羞辱和动粗的事件。行为道德之下,没有政党之分,更没有 合理与否,只有是或非。笔者还记得当初被殴打的记者曾说,他有责任保护一位人民选出来的议员。事发隔日,约200名亚依淡华裔新村选民站出来拉横幅,谴责 施暴人士,也鼓励魏家祥。同样的标准,请也保护柔佛亚依淡选民选出来的人民代议士。

华教精神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教学的最根本概念。所谓 的“礼义廉耻”,在对魏家祥发出种种的挑衅和粗暴对待后,这些民众还有颜面告诉大众,他们在捍卫一个以“礼义廉耻”为教学根本的教育体制吗?现场还有很多 孩童出席,难道这就是我们教导下一代的方式吗?父母要教导我们的孩子,以暴力来捍卫对的事情吗?

超过万名出席者的苦心和对华教的支持,因为这些政党人士和鲁莽的行为,而付诸流水。教育应该超越政党,当另一方被喝倒彩的时候,虽然自己不曾做过什么贡献,但也不应该趁机落井下石,默默地以行动和精神支持董总的华教运动,已属难能可贵了。

社 会充斥暴力,以暴力来解决事情,难道这就是所谓民主改革或改变必须做出的代价交换吗?我们可以以和平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不满,但绝对不是以这种暴力性的攻 击手法,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马社会的改革,已走向暴力,而并不是我们一直向往的成熟和理智。华教救亡大会不仅是对华教的维护,而也是该检讨社会的道德标 准,是否已去到“只问结果,不问对错”的阶段?

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

别让暴力羞辱华教



作为华教培养出来的孩子,我对华教有感恩之心。小学念完华小,中学也在国民型中学毕业,也包括大学先修班的课程,都在国民型中学进修。从来不曾接触除了华小以外的学生,也不曾踏入国小或国中,我从来更不知道国小或国中的孩子在怎样的一个情况下上课,也不知道他们开周会的时候,是没有华小富丽堂皇的大礼堂。我只知道每个学校都有礼堂,无法想象没有礼堂的学校是怎么一个模样;更无法体会没有机会再大草场踢球的失落。

当我进入大学以后,因为认识了马来同学,有机会与他们接触;也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生平第一次走入国民小学,即大家俗称的马来学校,我才知道自己在华教体系下,是多么地幸福。我一直对华社在教育上的坚持,给予深深地感激,也对华社那一份“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精神,敬佩不已。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常说要搞普渡筹款晚宴(俗称七月鬼节或盂兰节),筹款给某某学校建礼堂或三层楼新校舍。也许就是这一份华社对教育的坚持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比马来学校更高的课室大楼,我们可以看到装有空调设备的大礼堂。



325华教救亡大会,作为华教培养出来的孩子,我没有反对的权利。但是,这一天的救亡大会,看来让人很无奈。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早已知道会被众人喝倒彩,也知道有人会对他不友善,但他基于对华教的坚持,他决定出席该大会。很不幸地,他被人丢掷水瓶和宣传单。也许魏家祥并没有被打或殴伤,但相片中那位已触碰其脸颊的人士是带有恶意的动机,虽然没有造成伤害,但却不能因此而合理化这种暴力行为。



作为政治人物,魏家祥必须坦然面对,但这不代表民众应该对他做出不敬的举动。华教精神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教学的最根本概念,所谓的“礼义廉耻”,在对魏家祥发出种种的挑衅和粗暴对待后,这些民众还有颜面告诉大众,他们在捍卫一个以“礼义廉耻”为教学根本的教育体制吗?现场还有很多孩童出席,难道这就是教导我们下一代的写照吗?我们要教导我们的孩子,以暴力来捍卫对的事情吗?



民联年轻领袖在微博发表了这样的一个说明,“其实昨日325华教救亡大会,根本是一个和平、合理及理性的集会,绝对没有必要为了魏家祥的苦肉计,模糊了大会的焦点”,这一句话很熟悉,似曾相识出现在国阵领袖的口中。苦肉计的说法,显然地体现这位年轻领袖的资历不深,报章连环图报导魏家祥如何遭受攻击和羞辱,明显地,这不是魏家祥自导自演的苦肉计,而是有民众以具有恶意动机,对魏家祥做出挑衅。

社会充斥暴力,以暴力来解决事情,难道这就是所谓民主改革或改变必须做出的代价交换吗?我们可以以和平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不满,但绝对不是以这种暴力性的攻击手法,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大马社会的改革,已走向暴力,而并不是我们一直向往的成熟和理智。

2012年3月24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華人政治的兩線制


一位行動黨議員對一位馬華黨工說:“不要自我感覺良好,自欺欺人。”一位來自檳城的華裔年輕人對一位政治工作者說:“國陣倒台很難,是華人一廂情願而已。”

 上述對話內容,也是現今華人對來屆大選一般的認知和想法。國陣是否會倒台,改朝換代的使命是否會成功?這絕對是年度最火紅的疑問。然而,根據政治時評家的分析,和種種獨立民意調查顯示,撼倒國陣不易,唯一的懸念反是民聯是否可以保住現時擁有的州政權。

 被喻為我國政治預言家的敦達因曾表明,國陣馬華只能獲得20%左右的華裔支持,數據也說明馬來選民和印度選民大幅度回流,將會讓國陣收復在308大選痛失的選區。不過,這種說法不能在華裔選區成立,尤其是華裔選民超過50%的議席。

左右國家政權誰屬

 依據全國各選區的選民結構資料,在我國222個國會選區中,馬來選民超過50%的選區佔139個,華裔選民超過50%的選區,則只有34個。在人口分佈和選區結構的政治現實下,左右國家政權誰屬的,顯然是馬來選民。

 年輕選民認為改朝換代成功,固然是好事;若失敗的話,也可以傳達不滿的訊息予政府。不過,基于馬來西亞國情不同,很多牽涉“族群利益”的課題,依然是各族關注的“民族資產”,如華社關注的華教、宗教和文化課題等等。當我們拒絕同化論,為族群的權益奮鬥的當兒,我們必須擁有足夠的代表性,在政府體制內和反對陣線。

 數據告訴我們,80%華裔選民傾向民聯或行動黨,國陣或馬華可能將失守以華裔選民佔大多數的選區。若這種選舉現象果真出現,華人政治將會面對失衡,所謂的制約與平衡(Check and Balance)的政治模式,或行動黨倡導的兩線制(Two Party System)將無法實現。從種族角度去看待兩線制,是極度狹隘的;但是,馬來西亞的政治現實告訴我們,超越族群的施政模式,尚言之過早,尤其是族群自我保護意識強的時候。

 兩線制是華社共同追求政治平衡的方向,我們必須讓華人政治在大馬這片國土上,百花齊放,讓國陣和民聯擁有足夠的華族政治力量。無論任何一方執政,華社都有足夠的政治力量,去捍衛咱們的民族資產。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来届大选如何看?



大选看来已近在眉梢,朝野政党正在做大选的最后准备,争取选民的支持。政治分析家也开始充当预言家,依据国家现有的概况,做出种种的分析和推测。至于平民百姓,有则一见面,就会讨论各方胜算,有则却在黑暗的赌桌上,拿国家的未来当赌注。



民联对入主布城信心满满,尤其是行动党。这不难发现,因为行动党主政的槟城,无论对国阵有利的分析或对倾向民联的报告,都预测槟城依然由行动党稳住江山。至于吉打和吉兰丹,伊斯兰党对吉兰丹较有信心,至于吉打州,看来凶多吉少。公正党方面,在实现安华的首相梦前,必须捍卫雪兰莪的政权,而雪州作为全马最富有的州属,首相早已把雪州列为国阵必须攻下的州属。因此,公正党面对国阵的挑战,雪州是否能保得住,看来有一番激战。



除了政府机关的调查报告,听说国阵也已聘请民间独立调查机构,为国阵的江山把脉。依据现有的报告,外加专业的独立调查员分析之后,“若现在举行大选的话,朝野政党的议席变化不大,而国阵依然掌政”。换句话说,国阵稳住江山,但还是被民联否决3分之2的多数议席。



当然,马华与民政是否可以捍卫现有的议席,报告显示马华并不会输清光,但要捍卫原有的15席,除了依靠乡区华裔选票的回流外,还有城市选区的非华裔选民的支持。至于民政党,该党绝对有可能在混合选区,即华裔选民和马来选民各半的选区胜选,成绩会有所突破。



这报告结果,也显示马来选票有大幅度回流的趋势,民联对印度选民的注重,不及马来选民和华裔选民。308大选后,多位民联印裔议员相继退党,这也造成印度选民的凝聚力,重新地回到印度国大党上。但关键问题在于新任国大党主席的魄力不足,有一定的隐忧。



多份报告显示,中央政权的悬念只是在国阵是否可以维持现有的议席。至于民联入主布城的可能性存在,不过正如民联领袖所说的,入主布城的大前提是获得全马40%马来选民的支持和东马两州赢得18个议席。因此,民联的领袖正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前进,但距离这个大前提,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要走。是否能在大选来临前,达致目标?看来很难,毕竟民联三党内忧外患,尤其是伊斯兰党,而且东马土著对西马政党习惯性地排斥。



华裔,尤其是年轻选民认定改朝换代在来届大选,但现实的政治氛围是如此吗?华裔年轻选民认为改朝换代指日可待,是否因为他们生活在“对政府不利”的氛围内,其中包括社交网散播的资讯和生活圈子的看法?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年轻选民,是否会因为生活在“自我族群的圈子”内,而不了解真正主宰国家命运的马来人世界里的政治思维和选择呢?也许是,因为我国种族之间的交融和了解,并没有预期的好。

中国报《霆院声声》:議員要有聆聽的雅量

朝野政黨在308大選后,已在一個實力較為接近的平台上競爭,尤其是華社這一塊。地方華團籌辦活動時,絕不忽略國陣與民聯兩大陣營的華裔領袖;在朝有中央資源,在野有地方民意,任何一方都不能開罪。
 
朝野領袖在華團活動擦槍走火,已非新鮮事。森州華團活動,行動黨地方領袖不滿蔡細歷發表批評民聯的言論,群起離席;在檳城,林冠英一句“Mau Cari Angpow”,也釀起馬華地方領袖的強烈不滿。不僅如此,國陣領袖在檳州出席華團活動時,也不時面對行動黨在台上猛烈炮打,但也只能“默默接受”,以紳士風度展現對言論自由的支持。朝野領袖在公眾場合,面對種種尷尬場面時,都有自己的解決方式。

缺乏文化修養
 
然而,絕對不會發生像吉打州華團活動的那場鬧劇,兩位公正黨籍華裔州行政議員在台下,公然向在台上批評民聯的馬華副部長王賽芝叫囂,和企圖封麥克風。這是一種缺乏文化修養的作風,作為吉打州政府的領導,兩位行政議員應該秉持“三大尊重原則”,即尊重言論自由,尊重黨派立場,尊重主辦當局。林思年和陳楚江的領袖素質與水準,的確讓對民聯保持高度期望的老百姓汗顏。

在狹隘的仇恨政治學裡,小部分的人不僅沒有聆聽的雅量,甚至連相互包容不同意見的心胸都缺乏。社交網上的朝野支持者壁壘分明,有些網民甚至無法接受自己支持的政黨被批評,而以各種惡劣的語言,向對方作出極端性的人身攻擊。
 
這種趨勢,已蔓延到公開場合,首先發難的竟然是民選議員。批評是社會進步的其中一種方式與工具。社會和政府對批評意見的寬容度在提高,是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指標之一。批評需要莫大的勇氣,而聆聽更需要有襟懷雅量,這樣才能真正有助于打造“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無論是政府或個人,若缺少聆聽和接納批評意見的勇氣與雅量,甚至自以為是,將會成為“全民公敵”,甚至讓老百姓厭惡。
 
無論王賽芝的言論是否得體,吉打州兩位行政議員該做的不是在台下叫囂,而是對種種的指責,坦蕩蕩地向華社作出交代,反駁敵對政黨的批評。

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

中国报《霆院声声》:由麵包看種族關係



前些日子,社交網流傳一篇題為《大家一起杯葛G麵包!改吃郭鶴年的M麵包!》的文章后,糖王的M麵包開始在網絡爆紅。這篇文章的主軸,不是向網民傳達G麵包與M麵包之間的品質或價格差異,而是以充滿煽動的種族主義字眼,號召網民杯葛G麵包。


馬來西亞人最令人納悶的是,口裡所喊的口號,與付諸的行動,往往都是南轘北轍。作為大馬華裔,在面對政府種種不公政策,炮轟公共領域的膚色政策之余,我們卻以同樣的論述,即更為極端的種族主義角度,來表達我們的不滿,甚至爭取我們的權益,這是何等的諷刺!


在華人人口頻密的地區,超市裡售賣的M麵包比G麵包的銷量好,櫃子裡擺放的M麵包已所剩無幾,然而G麵包卻無人問津。
 

這種現象值得高興嗎?抑或我們該是時候為社會的種族分裂擔憂?作為華裔,我們有理由為“華裔同胞的團結”雀躍,但這種現象是雙刃刀,也對國家種族之間的猜疑,多了個難以跨越的藩籬。
 

無可否認,有些光顧G麵包的消費者,是以麵包的價格和品質作為選擇的首要條件。但是,我們無法否定的是,網民或消費者是通過網絡的種族主義式宣傳,而對這牌子的麵包有所認識,也算是協助此消費品做了一次免費宣傳。
 

因此,當一個消費品也套上種族色彩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馬來西亞的種族關係,在未來的日子裡,有頻臨崩盤的可能。


對立日趨嚴重
 

我國種族政治是因為政黨所催生的政治模式,無論民聯或國陣,都避免不了在這種族的框架裡,尋找各自的政治資本。社交網裡傾向民聯的群組,就是通過其群組在網絡的號召力,對網民發放這類具有種族色彩的“支持M麵包,杯葛G麵包”訊息,也直接讓糖王的麵包一夜爆紅。

馬來西亞社會在308大選后,種族之間的猜疑和對立,已發展至日趨嚴重的趨勢。朝野政黨應攜手合作,讓“膚色主義”逐步在大馬的土地上根除,而不是如伊斯蘭黨般,反對首相廢除27個服務領域的土著固打制;相反地,卻在吉打州推行50%新建房屋固打給馬來同胞。
 

身為新一代國民,我們應以更宏觀的視野,去看待每一則網上傳達的訊息,而非一味隨著“打著正義旗號,卻以種族極端手法呈現”的資訊起舞。這種趨勢沒有讓國家變得更好,反而只會讓各族之間的關係惡化,進而把國家推向分裂和動亂。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

中国报《霆院声声》:要稀土,不要稀土厂






鄰避主義,英文為Not In My Backyard (NIMBY),是一個形容新發展計劃受到該區居民或鄰近居民反對的貶義詞語。這個詞語于1980年代由擔任英國環境事務大臣的保守黨領袖尼古拉斯.雷德利所推廣。


一般上,在這概念下,所建議發展的計劃將會帶來長遠的利益,但卻對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居民難免會反對到底,並建議在其他地方興建有關設施。總之,就如英文的原句字面意思:“不要在我的后院”。事實上,鄰避主義並不僅出現在影響環境的發展計劃上,甚至包括一些引起情緒不悅的設施或工程,其中包括戒毒所或焚化爐。


鄰避主義往往被詮釋為一種自私心態。近日,在關丹乃至全國,鬧得沸沸揚揚的綠色盛會2.0,就是一項值得探討的範例分析。在網絡上一番搜索后,才知道稀土的用途如此廣泛和普遍。在日常生活中,稀土無時無刻與我們同在,小至隨身帶的手機、電腦、電視機等電子產品,以及家居玻璃等;大到飛機、坦克、宇宙飛船或火箭等精尖產品,都離不開稀土的身影。




雖然我們知道稀土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但還是無法接受稀土廠建立在“我家后院”,畢竟稀土廠的提煉過程和廢料處理,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影響當地居民的健康。我們追求高科技產品,但我們又拒絕稀土廠設立。顯然地,這是一種矛盾;這種矛盾可說是自私,但卻不能說是錯。

全馬各地都反對


在鄰避主義(NIMBY)后,衍生奈避主義,英文為Not In Anyone's Backyard (NIABY),意思是指所有地區的居民反對在其社區進行的發展計劃。馬來西亞綠色盛會2.0所帶出的訊息,就是“不要弄髒所有人的家園”,因為綠色運動不僅局限在關丹,而是全馬各地的居民都反對該項計劃。

拋開政治層面不談,當我們激情地反對稀土廠在馬來西亞土地上設立,冷靜后的我們是否有思考過,除了NIABY運動外,我們是否也可以來一個NOPE盛會呢?NOPE所指的就是Not On Planet Earth,即不要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設立稀土廠。也許這是一個愚昧的建議,當我們手上還握著手機,我們根本不能要求稀土廠在地球上消失。

當我們追求高科技的技術和重工業發展,稀土是重要的維生素,我們能說不要稀土嗎?顯然地,我們非常需要稀土,只是不要稀土廠。雖然矛盾,但請原諒我們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