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

《中国报》霆院声声:毒资讯“嚣张”的年代

社交網對政治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任何國家的政黨領袖,乃至國家領袖,已深知互聯網在政權上的重要性。去年西亞地區發起的“阿拉伯之春”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多個西亞國家的一代梟雄都敗在網絡革命中。

這是一個受惠于科技發達的年代,也是被“毒資訊”禍害的年代。社交網的發達,讓資訊可以在沒有過濾的情況下,迅速在網上流傳開來。古話有說:“一傳十,十傳百”,眼見一個人傳出來的資訊,面子書裡的個人朋友群何止10位,超過百位,甚至是千位。有些不具事實的訊息,也在“一人傳開,百人分享,千人信以為真”的情況下,變成人人口中的“資訊”,甚至是媒體爭相報導的“新聞”。資訊發達本來應該讓我們更容易找到真相和知識,但資訊氾濫卻讓網民難以辨別是非。

今天誰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己的看法,讓人更容易宣揚個人想法,甚至招集他人,成為一股力量。倘若這股力量用于社會關懷工作,尚算用得其所;但往往很多網民,尤其是年輕人,用此管道來凝聚“人群”,以對自己不滿的對象,使出種種惡意鞭撻,冷嘲熱諷,窮追猛打,以期達到政黨所需的政治目的。現實當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人藉傳播科技,對他人肆意批評,當中斷章取義的居多,誇張失實的更難免,越激情越能引人注意。你一句,我一句,傳開來后,就似乎變成“民意”,而這些所謂的民意,其實都在“缺乏理解和論據”下操作。

政治化娛樂界?

本土賀歲電影《阿炳心想事成》的首映禮,獲得一國行政首長納吉出席撐場。隔天報章大事報導后,網民開始展開“討伐行動”,號召網民杯葛這部由本地著名藝人林德榮主演的電影。這群網民的反應,好聽是“缺乏智慧”,不好聽是“幼稚”。政治上,問立場,沒有錯;文化藝術上,還要套上政治枷鎖,那不是在政治化娛樂界嗎?口口聲聲說不要把政治帶入娛樂界,但是誰要以“杯葛的政治形式”來阻礙本土電影發展?不要將娛樂版的新聞,搬到全國社會時事版。

網民的缺乏理智討伐,只因政治立場不同,不問對本土電影的支持;缺乏成熟思考的科技達人,其實也不過是與電腦沒差別的死物。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應有足夠的思考能力去分辨是非,別讓那些“毒資訊”侮辱我們的智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