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年轻不是马华的负资产

刚要从办公室撤退的当儿,先上网去看看今天的新闻卖点,随之阅读了马华党选署理总会长准候选人蔡细历的独家专访。蔡医生的独家专访(一)报导中,有两个论述值得探讨。第一便是年轻化差点让马华收档,其二是4位部长的年龄都只有6个月的经验。

来谈谈年轻化差点让马华收档的说法,年轻化不是马华挫败的原因,黄陈以不到50岁的年龄领导马华非致命伤。年轻化与经验不足是画上等号的吗?依我对蔡医生的谈话解读,我认为这是等号。马华经历创党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不是败在经验,而是败在自私自利,各自为政。翻开马华的历史,我们发现马华最年轻的总会长还不是黄家定,而是李三春。李三春在1974年从陈修信的手中接过总会长的职位,时年39岁。此外,李三春在高峰期告别政坛时,才48岁。李三春成功摆脱外人对马华公会的贬义看法,从认定马华是头家政党或香蕉人政党变成今天走入平民的政党。马华大厦更是李三春的奋斗结晶,不然怎会有一个三春礼堂。

翻开李三春在马华的历史,请问还有人认同年轻化差点让马华收档的说法吗?年轻化不会让马华提早收档,反而是好事一桩。年轻化之所以会成为马华兵败大选的因素,原因不外乎是老臣子不愿退位让贤,死赖不走,硬将YB的头衔作为自己私人的产业,想要一直成为地方上的土霸王,形成大选时期抽后腿的事情发生。这可能是蔡医生的想法吧!但可能也不是,毕竟蔡医生曾经担任一届(44个月)的部长,他的想法比其他人更有见地也不一定。

回看民主行动党,308大选前是被冠上万年反对党的政党,就算有席位悬空出来,也还是必须有人问津才可以。因为反对党的候选人不被看好可以获胜,所以站出来争位子的人也少,甚至没有。大选将至之时,方找一些年轻的朋友来填位子,但这些年轻朋友不负众望,绊倒马华多位老树盆根的领袖。因此,雪州一带出了多位不出30岁的YB,如张念群,李映霞,欧阳捍华等等的。有朋友曾经这样说过,马华的党员必须爬到头发斑白了才有机会上位,反观行动党的党员入党不到半年就可以上阵杀敌了,所以年轻人都加入了反对党。入党而不得发挥,这不是年轻人可以等待的,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再像以前的人默默耕耘,慢慢爬上位了。因此,若马华要避免走入青黄不接的窘境,必须自我跳出那传统的框框,过滤想从政党牟取利益的家伙,反之应该以国家及人民利益为重,选贤以能地为党国付出。

其二,现有的4位马华部长只有6个月的经验。也许蔡医生想表达4位马华部长都只有6个月的经验,没有一个像他这样老经验的44个月部长来带领是不行的。我认同蔡医生的这番言论,但是谁叫黄家定必须对马华在308 惨败负责哦?又是谁料到陈广才因病弃战呢?再加上你蔡医生那么倒霉被人捉黄脚鸡!这真是马华头一遭,因为每个部长都那么衰!

可能蔡医生不认同两届部长限制的制度,但是如果不设定这一个囿限,何来新陈代谢呢?也许蔡医生根本就不认同年轻化,也不认同要部长提早下台的限制,但是无可否认地,部长提早下台可以让所有贤能排排队,按部就班地上位,也不会出现好像翁诗杰及黄燕燕当了8年副部长,才有机会当上正部长。有些则是当了多年的国会议员都没有机会当官,连个位子都摸不到。

从我观察竞选马华党选的候选人中,媒体声称的挑战派都喜欢用自己的经验来说服中央代表。有人放话说自己曾经担任9年的部长,有些人说自己在谁谁的时代作过什么的。其实,中央代表是受这一套吗?还是要告诉中央代表,我已经等很久了,你们这一次应该让我过关了吧!9年的马华部长是否给华社带来改变呢?我想我没资格给于评价,因为当他担任部长的时候,我对他的印象不深!但我却想反问一句,当了9年部长的经验是否能让马华抵得住巫统的气势凌人呢?如果可以的话,当了17年部长的林良实也无须使出无声的抗议,递信出走他国。

倚老卖老的招数对于现在的马华是于事无补的,因为马华现在需要的是走出伤痛,痛定思痛,跳出原有的框框,拟出新方向和方案;难听说一句,过去的传统无法再沿用了,今日的马华需要脱胎换骨!倘若再利用什么9年的部长经验或在谁谁的时代作过什么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话,那只会带领马华到“荷兰”!我个人建议马华党选的准候选人们,请将你们的竞选宣言围绕在如何带领马华走出困境,跳出框框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