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星期四

2007大马旅游年,2008大马政治动荡年

一星期来,政坛两大巨头展开了“赤壁之战”,一来一往地对准敌方的死穴开炮。

安华的敏感之处便是1998年的鸡奸案,此案不但震惊全国人民,更一夜间让大马的名声“享誉全球”。事隔10年,鸡奸疑云再度冒起,这次对准安华夺权之时的关键时期。安华知晓此事再次发生后,如惊弓之鸟,借用土耳其大使馆作为其栖身之所,还扬言大使馆欢迎其入住;在离开之际,也对媒体放话大使馆没有驱赶他离开,他之所以离开是因为获得三位部长的保证,才决定离开大使馆。但是事后,土耳其大使馆重重地在安华脸上掴了一个耳光,重申没有邀请安华入住大使馆,更曾经向安华提出及早离开的要求。也许在安华的意识中,这并不算是“驱赶”,而是“送行”。话虽如此,然而人民却没有放大这一个欺骗,反之还继续相信安华。

纳吉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达官贵人,官拜副首相。他的名誉攸关国阵政府的威望,甚至直接影响国家的名誉。从一年前涉及的蒙古女郎命案直至今日,纳吉没有一夜睡得好,安华的死缠烂打更是让纳吉头痛不已。但是事实是否如安华所说呢?所谓空穴来风必有因,纳吉完全否认这项指责让人更加怀疑。安华为何不把这蒙古女郎的桃花命案牵扯在阿都拉的身上,毕竟阿都拉丧妻的因素更能促使阿都拉寻找另一半的可能性发生。为何偏偏选上有一位“王母娘娘”型太太的纳吉呢?当然,我并没有认定纳吉是命案的主使,但是种种的证据没有当事人的合理反驳,其不免让人多加怀疑。纳吉不受华社欢迎是事实,除了他曾经为了搏上位而对华社口出恶言外,便是他的“风流史”。事情的剧烈演变,可能导致阿都拉不倒台,反而是纳吉先鞠躬下台。

纳吉与安华的开战,让我国在2008年的政治擂台鸣起战鼓,掀起政治的浪潮。过去的2007大马旅游年让大马享誉国际,让国际重新认识马来西亚。2008是什么年呢?是2008年大马政治动荡年!我国政府成功再次把马来西亚推向国际镁光灯的焦点,这次更是朝野政党合作,不像2007年大马旅游年只是国阵政府在推销。我国这次不靠旅游来打响知名度,反之靠政治海啸及安华旋风来协助大马登上国际舞台,连美国都开声声援安华呢!

国家政治动荡乃万民之忧!打从念书时期开始,我们深知政治稳定乃国家发展的基石,但如今的政治不安使到国家经济受影响,外国投资者却步,这已影响人民及国家的进步。无论是在朝或在野,对人民的死活漠不关心。在朝者无法专心处理国事,无法推行政策,无法利惠于民,阿都拉面对内忧外患的政治窘境,不免看到其束手无策的一面;在野者则成天为夺权之事忙碌,就算监督政府施政的一切谈话充其量就是为了夺权而收集的政治筹码,何时有效地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安华口口声声说执政的第一天就要降低油价,但他从没有具体提出降低油价的策略,也没有清楚交待降低油价的决定是否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我们不希望夺权后的民盟政府如槟州政府般地儿戏,宣布政策后方向人民喊话,“先宣布才研究”,此话是民盟政府在宣布将分发100令吉于每户贫穷家庭后的谈话。贫穷人民当然对于这项决定感到高兴,甚至感恩州政府的仁心。但是,从政府施政的角度来考量,这是一个有智慧的政府吗?年少念书的时候,老师有教导我们凡事决定前要“三思而后行”,难道槟州政府对此简单道理摸不着头脑吗?

无论在朝或在野,议员们或执政者都必须拿出智慧,别在这非常时期做出损人不利己的决定或发表让局势更糟的谈话,如日前巫统两位议员出口伤人,一个伤了印裔同胞的心,一个指除了马来人以外,剩余的族群都是外来移民,甚至发表当年马来人好心,才给“外来移民”拥有大马公民权。这些谈话根本不应再从巫统议员的口中说出来,难道巫统议员还摸不清为何华裔选民放弃了国阵吗?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巫统的狂妄自大。首相先生,你认为这种思维迂腐,搞不清楚状况的人还适合现在的大马政治气候吗?

没有评论: